微软强调: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的承诺坚定不移
332如果美国政府也对微软下达禁令,微软可能无法继续支持Windows服务,并且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后果,只会尽最大努力避免影响。 在最新版的协议中,签约实体、法律选择和争议解决地一项指出: 「当您依照这些条款使用所有其他服务时,您将与微软公司 (On...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这几天,不少用户用美团点外卖的时候发现,不能用支付宝了。
支付的时候,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排在最前面,微信和Apple Pay也都还在。
但就是阿里的支付宝不见了。
大家纷纷吐槽:“美团,你有考虑过支付宝用户的感受吗?”
美团的创始人王兴回应说:“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?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数比支付宝多,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低。”
今天,我们不聊美团和支付宝的恩怨,我们来聊一聊王兴的回应。
王兴问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: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?
有人说,这还用说吗?这是理所当然的呀,淘宝怎么可能去用竞争对手的东西呢?这不是傻吗?
其实,这背后还有个更大的逻辑:
当淘宝真的开始支持微信支付的时候,那就说明阿里放弃了过去的成功,开始变革和转型了。
为什么这么说?
我给你讲个故事。
微软有个期权激励计划。简单来说,就是按某一天的股价确定一个行权价,然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,你可以选择用这个价格,来兑换微软的股票。
未来股价涨了,高于行权价,恭喜你,你直接把差价兑换走。
如果有一天股价跌了呢?那你也不用赔,不要期权就可以。
微软按照1999年12月27日的价格(119.125美元,拆股后变为59.5625美元)给了我一笔期权,这个价格,成为当时微软股价空前绝后的最高点。
微软在这一天的市值,也是之后十几年内人类历史上公司市值的最高点(超6000亿)。
然后,整个美国科技界,遭遇了大地震。受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,科技公司股票纷纷下跌,微软也不例外。微软股价从119美元,跌到了80美元;又从80美元跌到了66美元。
这时,微软决定拆股,1股变2股,于是一股价格就变为了33美元。但还是继续下跌,后来股价稳定在20-30美元左右。
接着,微软决定转型:从一家“软件”公司,转型成为“服务”公司。
大象想要跳舞,谈何容易。
从2000年,一直到2003年,微软的转型都不是很成功,股价也没有任何反应,但是微软的盈利能力,却非常了得,公司账上的现金已经高达600亿美元。
很多人觉得钱多不是好事吗?但对上市公司来说,现金太多不是好事。
股民会觉得你有大把现金趴在账上,你却不知道投资什么,说明你这家公司失去了增长的动力。
这样的问题,苹果公司崛起后也同样碰到,账上曾经趴过1000亿美金,也被认为碰到了增长的瓶颈问题。
当时微软的CEO 史蒂夫.鲍尔默(Steve Ballmer)决定给股民“发红包”。微软当时有100亿股左右股票,每股派了3元股息。300亿美元的大手笔,就这样全部发出去了。微软的账上,只剩300亿现金。发完红包后,继续转型。
但到2006年,转型还没有特别大的突破,但账面上的现金,又到了600亿美元。
而这时候,新兴公司冉冉升起了,谷歌的股价崛起了,在PC时代被微软压制得很厉害的苹果公司也重新崛起了,iPod产品把它重新拉回了辉煌的地位,而在2007年,苹果发布了即将让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产品iPhone……
怎么办?
继续转型。
直到2012年,微软的转型都不是很成功。
2012年,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增长非常好,微软重新确定了转型方向,将自己定位为一家“设备加服务”公司。
在此之前,微软虽然也做硬件,但没有把硬件作为重点战略方向。从那之后,你看到Surface电脑、Windows Phone等硬件不断发力。
但是到2013年,虽然微软在PC市场的占有率依然在全球90%以上,但在新的道路上,依旧没有巨大的起色。
虽然这十几年,微软的现金流其实保持得非常好,但是很多人觉得,微软已经不再有炫目闪闪的明星光芒,它不再性感了。
而性感的公司是哪些呢?
是谷歌、是苹果、是Face book ……
微软遇到了它的“转型困境”。
13年。你想想,这就13年过去了。
转型,从来都不是今天宣布,下周见效。
2013年3月,微软当时的CEO史蒂夫到北京办公室来开会。
富有激情的史蒂夫在台上做了振奋人心的演讲,微软的未来何去何从,讲得非常好,台下的人心潮雀跃,觉得微软这下不得了,微软有未来了。
演讲后,史蒂夫说大家提问吧。
当时一个新加坡的同事走到会议室中间的话筒前,冒出一句:
请问史蒂夫,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微软?
我当时就怔住了。
还能这么问问题啊?你今天在公司试一试,你要是敢这么问你的CEO,估计CEO一拍桌子,你哪个部门的,明天你不要来了!
但史蒂夫没有生气,前几分钟还慷概激昂的他突然变得很腼腆,说我这辈子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爱好,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,我打算在微软继续工作下去,至少十年。
2013年8月,史蒂夫讲完这段话的5个月后,他给全体微软员工和所有股民发了一封邮件:我决定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离开微软。
2000年到2013年期间,史蒂夫的努力功不可没。
在财务数据上,这期间微软的年利润从约250亿美元上升至约700亿美元,平均年增长率为16.4%,这一成绩超过了许多知名的CEO。员工从我当时加入的3万人左右,到他离开时有10万名员工的规模。
他把微软从一个巨头,打造成了一个更大的巨头。
但是,在转型方面,史蒂夫的工作一直不被外界看好。
很多人都觉得,微软没有能够成功转型,就是因为史蒂夫。
史蒂夫这封宣布即将离职的邮件发出去的第二天,微软股价大涨8%,市值增加了将近200亿美元。
这什么概念?
微软当时买诺基亚才花了72亿美元,他的离职邮件,让微软市值涨幅,差不多可以买3个诺基亚。
这表明了股民对当时的微软和执行官的不满。
我当时看到这个新闻,感到非常揪心。
史蒂夫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,他充满激情,对员工特别好,对公司也特别执着、有奉献精神。至今我都非常尊敬史蒂夫。
但是,他的世界正式宣布结束了。
2014年2月,微软宣布了新任CEO的最终人选:萨提亚·纳德拉(Satya Nadella)。
萨提亚是什么身份呢?
他原是微软内部负责云计算的执行副总裁(EVP),微软最早期的员工之一,在内部勤勤恳恳成长了20多年,是一名对微软非常熟悉的老兵。
萨提亚上任的发言中,讲了这么一句话:“我将在一个星期内,发布一款新产品”。
一个星期?什么产品?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。
结果一个星期后,微软真的发布了一款产品:Office for iPad。
这意味着什么呢?
你知道,微软有两款非常重要的核心产品:一是Windows,二是Office,这两款产品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,是微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过去微软的Office,只能在微软的PC和苹果的PC上使用(由于1997年苹果和微软达成的特殊协议)。
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,Office可以在微软的Windows Phone上使用,却不能在iPhone和iPad上用。
这事很好理解,兼容Office是Windows Phone的一个竞争大亮点。
微软的Windows Phone正要跟强敌苹果的iPhone大战300回合呢,但现在你告诉我,我的亲兄弟Office要去支持对手的iPad了,你不是在开玩笑吗?
萨提亚宣布这个事情,说明这个产品早就开发好了,因为这么复杂的产品不可能在一个星期内开发完,只是没人敢公布而已。
为什么?
因为公布的话,相当于宣布微软放弃了Windows系统的唯一核心地位。
过去微软内部的格局是,Windows是老大,Office是老二,其他产品都是小弟,必须基于Windows。
有了Office for iPad,意味着什么?
以我自己为例。我自己平时出差很多,但是用的软件不多。我主要是用Word写专栏文章、用Excel来排课表,用Power Point来讲课,用Outlook来回邮件,我主要用的就是Office。
可现在,如果iPad上能用Office,那么你想一想,给iPad配个键盘,我就可以不带PC出门了。
这意味着,每卖一套Office for iPad,就可能有一套Windows卖不出去了。
这个变化,就像我前面说的,意味着微软从战略上放弃了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。
产品发布后,你试想一下,微软的股价会涨还是跌?
第二天,微软股价暴涨到了当时十几年来的最高点,将近40美元左右。
这说明什么呢?
说明所有股民,早就盼望着微软放弃你曾经以为最重要的产品——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了,不要把过去的成功当成自己的绊脚石。
接着,我们看到被萨提亚“刷新”的事情越来越多。
萨提亚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“云端至上、移动为王”。围绕这个战略也做了很多事情。比如微软大力发展云计算,把Office变成基于云端的可以在网上订阅和使用的软件,同时宣布Windows10将是微软最后一个版本的套装软件,未来将通过更新的方式来发布,这进一步奠定了云计算的重要性。
在移动端,Office可以支持安卓、支持IOS系统。
甚至新版iPhone发布会的时候,我惊奇地发现微软去站台了!微软上去宣讲Office在苹果手机上是多么好用。
当时看到这一幕,我忍不住发了一条微博,说微软真正发生改变了,这件事情代表微软真正转型了。
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要放下过去,放眼未来,放下自己过去的成功,去找到未来新的方向。
让人惊讶的还不止这一幕。
有一次,在一个大会上做演讲时,萨提亚居然当着所有观众的面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部iPhone!
现场一片哗然。
因为大家曾经听说过这个故事,微软的前任CEO史蒂夫,看到一个员工拿着iPhone,非常恼火地抡起一把椅子就砸过去了。虽然这只是一个未经验证的传言,但也说明大家都默认微软的人怎么能用iPhone呢?更别说是微软的CEO了。
萨提亚说,我手上这不是iPhone,我更喜欢把他称之为iPhone Pro。打开手机一看,里面装的很多都是微软的应用,我们用微软的软件,武装了iPhone。
现场的哗然,变成了阵阵掌声。
这些变化带来的实际结果怎样呢?
到今天为止,微软收入中的70%来自于云计算,并且股票也得到了股民的巨大认可。
微软的股价今天已经涨到了200多美元,远超我当时进入微软时的59美元,微软的市值也达到了1.55万亿美元,超过那个最辉煌时代的战绩(6000亿美元)。
听完了微软的故事,我们回到一开始王兴的问题: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?
今天的阿里,其实正在走当年微软的老路。
当年的微软,Office只能在Windows Phone上使用,不能兼容iPhone和iPad。Windows和Office互相绑定,占据了巨大的市场,是微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。
而今天的阿里巴巴,淘宝只支持支付宝支付,不支持微信支付。淘宝和支付宝互相绑定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两个产品。
微软曾经非常成功,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,但是后来,微软也遇到了增长瓶颈,陷入了转型困境,非常痛苦。
直到萨提亚上台,宣布让Office也能装在苹果手机上,Windows你要自谋生路了,你们谁也别绑定谁的时候,微软才开始真正的转型。
然后,重新崛起。
阿里巴巴也在走同样的道路。
今天的阿里巴巴依然很强大,还没有陷入转型困境。
但是或多或少,也开始遇到增长瓶颈,日活和月活都在下降。
阿里也为此做出了很多改变。
比如,最近,阿里巴巴取消了周报。
比如,最近,当阿里员工犯了重大价值观错误的时候,阿里居然不开除,这引起了广泛的价值观讨论。
前一阵,阿里P9员工找下属代考,在内网引起轩然大波,最后只被惩罚扣除今年的股票和年终奖。
还有之前的蒋凡事件闹得沸沸扬扬,最终的处理结果却只是降职、罚款。阿里合伙人张勇说:是我决定不开除蒋凡。
为什么?
因为在业务中,他们确实都是人才。
而这样的事情,从前的阿里是绝对不会容忍的。
2016年阿里发生了“月饼事件”,几个程序员,利用技术手段多抢了几盒内网的月饼,结果被定性为严重违反价值观,5个人被直接开除。
但是今天,你发现阿里变了,价值观开始妥协了。
其实不是因为阿里变了,而是因为阿里开始遇到增长瓶颈了。
这样的情况,当年的微软也曾经历过。
在最辉煌的时候,微软实行着一个著名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,叫做“271”。
就是将员工强制划分为3个档次:
1、超出期望的优秀员工,占全体员工的20%。
这20%的员工业绩表现突出,同时也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。他们是公司的骄傲,会被不断提拔到重要岗位。
2、符合期望的普通员工,占全体员工的70%。
他们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,但业务能力中规中矩,并无突出表现。
大部分员工属于这个类型,公司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,挖掘潜力,鞭策他们进入20%的佼佼者行列。
3、低于期望的最差员工,占整体的10%。
这类员工要么业绩表现很差;要么业绩突出,但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。
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后10%,那就要被开除了。
但是后来,微软取消了“271”。
为什么?
因为微软遇到了增长瓶颈,招人开始变得困难。
当微软势如中天,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时,1个岗位有100个最优秀的人竞争,实行“271”毫无压力。
因为每开掉一个人,后面还有99个人等着。
但是,当微软遇到问题,谷歌、苹果、Face book开始崛起,招一个优秀的人才就开始变得困难。
这个时候,你开掉一个人,到哪再去找更好的人呢?
所以,微软选择放弃“271”。
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在制度上开始变化的时候,在人事上开始放松的时候,在价值观上开始妥协的时候,那么通常是因为这家公司开始遇到增长瓶颈了。
那么,一家公司什么时候会开始真正的变革和转型呢?
当它开始选择放弃的时候。
微软陷入转型困境,选择放弃Windows的唯一核心地位,开始变革,然后重新崛起。
未来的阿里,也许也会是同样。
当有一天,面对格局的变化,淘宝真的开始支持微信支付时,那就说明阿里放弃了过去的成功,开始变革和转型了。
今天,淘宝和支付宝互相绑定,彼此增益,阿里非常成功。
但是如果未来有一天,淘宝和支付宝不再彼此增益,反而开始互拖后腿,淘宝真的开始支持微信支付,阿里就会迎来新的变革。
但是这样的阿里,也需要一个像萨提亚一样,有魄力的领导人。
转型的核心逻辑,就是认清自己的核心能力,并且勇于放弃。不把过去的成功当成自己的绊脚石。
但是要放弃既得利益,对一个成功的巨头来说,是冒着巨大风险的,一不小心就会革了自己的命。
阿里今天,还没有走到那一步。
但是如果未来真的走到了那一步,希望阿里能够勇敢迈出去,创造更大的辉煌。
如果美国政府也对微软下达禁令,微软可能无法继续支持Windows服务,并且不承担因此引发的任何后果,只会尽最大努力避免影响。 在最新版的协议中,签约实体、法律选择和争议解决地一项指出: 「当您依照这些条款使用所有其他服务时,您将与微软公司 (On...
查看全文一、当“知识”成为营销手段,还值得付费吗?二、当版权成为收费挡箭牌,中西方有大差别三、付费之外,还可以如何变现?版权不是用来解释知识付费合理化的理由。知识付费课程门槛的降低,导致一些“知识”为名的平台,只是利用知识的名义,赚着营销的钱。而用户买到的,...
查看全文一、字节搜索业务“蓄谋”已久 二、强势出击的字节搜索广告三、移动搜索三分天下?百度最担心的事情,终于还是来了,字节跳动从信息流向搜索广告的腹地进军了。 “整合了头条、抖音、西瓜等产品线,字节的搜索广告全量上线了。”字节跳动一位员工确认部分产品的搜...
查看全文市场研究公司Dell'Oro Group刚刚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整体电信设备市场报告。这份报告涵盖包括宽带接入、微波与光传输、移动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(RAN)、SP路由器和运营商以太网交换机(CES)在内的整个电信设备市场。初步估算表明,整体电信设备市场在2020年第...
查看全文